开云体育官方网站副中心发布今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84项具体任务
发布时间:2023-04-28
 打造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探索打造副中心网上虚拟大厅……  昨日(26日),通州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城市副中心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并端出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清单。  今年,通州区共形成84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任务,方便市场主体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

  打造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探索打造副中心网上虚拟大厅……

  昨日(26日),通州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城市副中心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并端出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清单。

  今年,通州区共形成84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任务,方便市场主体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

  区发改委副主任张弘介绍,2022年以来,全区多项改革经验全市推广,成为全市首个获得法治政府示范项目及法治政府示范区两项殊荣的行政区,全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持续位列第一梯队。

  2023年,制定发布《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形成了84项具体任务。

  “这84项任务可以用四个短语来概括,分别是落实改革任务、开展创新试点、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发展。”张弘说。

  为确保市级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今年在市场环境方面,将在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等领域,全面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法治环境方面,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等领域,推动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在各相关行政执法领域实现全覆盖,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政务环境方面,在系统创新政务集成服务、提升政务信息化服务、推进政务标准化服务等领域,推动举办会展、大型演出和商贸促销活动、幼儿入园等20个以上事项实现集成服务,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

  在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方面,推进建设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全面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

  在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试点推动本区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探索共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为绿色金融提质扩面提供有力支撑。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消防等11个领域,探索推动以信用中国(北京)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进一步便利企业上市、融资等经营活动。

  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全力提升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比例,重点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检查频次高、法文条款不易理解等问题;全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制度。

  建立全区企业诉求“一本账”,按照“首接负责制”,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街道双主责共同推进,实现企业诉求解决闭环督导、限时办理,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释放活力。

  同时,做好企业成长的“服务员”。2022年以来,通州区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已陆续出台多项惠企政策,今年将在不断完善创新各项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智能筛选,将符合企业条件的产业政策直接推送至企业,让政策红利直奔企业,实现政策精准触达,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

  聚焦企业在寻求发展、拓宽业务上的各类需求,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梳理区内重点企业上下游关联链条,帮助企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中小微企业对接服务,政府助力其“带配套进龙头”;持续开展“政企对接、银企对接、企企对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方位拓宽企业资源渠道,推动企业高质量联动发展。

  组织完成《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与创新研究—以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为研究重点》《街乡行政执法机制研究》等9个政府法治课题研究。出台《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意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梳理出违法行为轻微且在期限内改正免于处罚事项清单211项,落实轻微违法不予处罚。2022年,全区各执法单位共作出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6330件,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执法温度,在法定范围内给予企业自我纠错的空间。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公安机关拉列110项“放管服”改革年度账单,排查投资融资类风险企业53家,清理经济犯罪“挂案”159起。

  法院系统设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为民营企业提供立案咨询、诉讼引导等“一站式”司法服务。

  检察机关注重“文旅商”融合发展,制定服务保障环球度假区建设运营和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精准提供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

  司法行政部门在全市率先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企业法治体检中心”,在副中心政务大厅开设“法智小屋”,为企业提供“普惠式供给体检”和“个性化要约体检”项目。

  今年将着力推进“打造通州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高标准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探索推动以信用中国(北京)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3项全市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北京市区级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法治环境水平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马淑慧介绍,通州区深入推进“综窗2.0”改革,公安户政、公路交通、税务财会、人力社保、海关贸易等原专网、专厅、专窗办理的重点事项,全部进驻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涉企事项进驻100%、委托受理100%、授权审批100%,除涉密事项外“全程网办”100%。

  通过出台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一揽子”措施,深入实施“告知承诺登记制”改革,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率达到99%。在全市率先试行网上“证照联办”,发出全市首张“一照含证”“一照含多证”营业执照。开民宿、开酒店等297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上线运行。交通、税务、民政等26项事项实现“一证(照)通办”。

  通州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热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报装,全部纳入“综合窗口”一口受理、一次申报、一站办结。不动产登记16类高频业务“全程网办”,全市率先实现批量自助发证服务,首例“交房即交证”普通商品住房项目、抵押权顺位变更业务落地副中心。

  副中心打造全国首个以智能终端自助办理服务模式为主的政务大厅,通过推动窗口入云,率先实现1869个市级事项在副中心跨层级异地办理和1627个通州区级事项本地办理。

  通过建成“副中心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174项企业和个人常用信息复用“少填写”,364项OCR可识别电子表单数据“免提交”,212类电子证照对比核验“减材料”,跨地域在线审核、远程视频交互“零延时”,审批决定加盖政府部门电子印章“零时限”。

  城市副中心推动“跨省通办”从1.0向2.0迈进,以“云窗口”服务模式破题,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进驻事项可在廊坊北三县、天津滨海新区、武清、宝坻等地9个属地政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同标准办理,2022年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万余件。

  2023年,副中心将探索打造与实体大厅体验“同质同效同标同感”的副中心网上虚拟大厅,深挖数据治理潜能,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更多场景落地。

  同时,推动“政务中心”向“迎商中心”转变,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在地化”、陪伴成长式服务。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整合餐饮店、超市、便利店等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跨部门集成办理。搭建市、区两级政策服务体系,依托全市一体化政策支撑平台“京策”,推动财政行政资金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聚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再推出一批区域通办和“跨省自助办”事项。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河北自贸区内“自贸通办”模式,助推京津冀一体化融合发展。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冯源介绍,2022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统筹打好政策惠企、服务便企的“组合拳”。

  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便利企业准入准营方面,部分高频许可领域实现了线上“证照联办”。辖区药店、餐饮店、饮品店、超市(便利店)等均已实现线上办理,由“串联审批”变“并联审批”。全面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政策措施实施事前审查方面,对全区32个部门开展考核,清理行业或领域存在隐性准入壁垒。2022年通州区入选全国首批20个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地区。

  构建新型监管体系方面,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对132件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免罚。率先在机动车维修、安全评价机构2个行业推行“一业一查”模式。全区349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后厨实时监控信息接入智能远程监管系统。

  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服务双链条方面,形成全市首个营商环境“双应用”场景案例,入选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典型案例。

  在加强跨区域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方面,“京津冀地区实现营业执照跨省通办”案例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通武廊医疗卫生协调联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并入选全市“两区”建设改革创新经验。

  今年,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成本。完善“e窗通”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优化市场主体办事流程,拓展外籍人员身份认证渠道,提升一网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副中心与北三县企业登记认证信息互认机制,推动更多高频准入事项“跨省通办”。

  同时,着力登记制度创新,创新提出支持电商通过地址变更方式拓展线下经营渠道、采用“一照多址”方式记载多个经营场所信息、通过“个转企”方式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等便利化举措。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在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方面,今年将持续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继续探索风险、信用、分级分类、协同、科技、共治等6项监管制度,努力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切实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区金融办副主任孟祥伟介绍,截至2022年末,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地方级贡献三项指标占比均超10%,为历年首次。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6.6%,超过全市6.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名,金融业对副中心发展战略支撑作用凸显。

  目前全区金融企业超过400家,各类金融资产交易、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元,城市副中心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生态圈正加速形成。

  区金融办与市、区两级金融监管部门、市监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投资服务协同合作,形成“闭环工作流程”,延伸企业开办服务链条,提前介入、并联审核、联审联办,提升企业落地效率。从财富管理资源集聚看,全市首家市属银行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国内最大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北银理财)、首家中外合资资管公司(招商信诺资管)等一批高质量、专业性财富管理及服务机构相继落户城市副中心。

  去年区金融办联合区内行业主管、园区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大运金融行”“融资纾困直通车”“政务融资服务专区”“工程项目‘名单制’”“贷款风险补偿”等惠企服务活动,今年已启动2022年度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征集工作,对上年度落实市区惠企纾困措施而出现贷款坏账的银行给予补偿,延续政策惠企效应。

  联合北交所开展上市服务基地建设,构建“前辅导、中服务、后奖励”服务模式,借力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凯德石英、福元医药、诺思格华新环保4家企业成功上市,今年已推动良安科技成功挂牌,目前通州区上市及挂牌企业已达32家。

  通过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加强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私募基金领域风险等的监测预警,目前已监测驻区企业达18000余家,今年还将逐步将北三县企业纳入监测范围,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风险的联防联治。